青大主页 加入收藏 旧版回顾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上传时间 :2021-10-26    浏览次数 :    编辑 :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20-2021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专业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坚持以德为先、知识为本、注重能力、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兼有,创新思想与工程能力并重,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应用方法与实践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的计算机领域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在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和职业素养,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目标2能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开发等工作;

目标3能够在应用开发或科研团队中担任协调、组织或管理角色;

目标4具备持续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业务水平的能力。

二、培养能力

1.专业设置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理论、技术以及计算机工程基础知识,重点是对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科研训练等)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开发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人文社科、法律法规和责任道德的素质修养。

具体地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理知识、工程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问题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 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交流与沟通:能够就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在校生规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2020级在校生人数共计499人,其中2018142人,2019151人,2020206人。 2021级采用计算机大类招生,不分具体专业,在校人数413人。

3.课程设置情况

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既注重计算机基础课程、又结合学科最新发展,既重视理论教学,又加强实践创新培养。在专业方向上分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个方向,并结合两个方向最新发展,设置了结合方向最新发展的专业理论课程,创新创业实践、企业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等多类实践课程。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多元/实践课三大类。

通识教育课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教育必修课包含24门课程共36学分,选修课修读学分数不少于10学分。

专业教育课,包括大类专业必修课、集中实践环节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四大类课程。大类专业必修课包括:大学物理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专业导读、离散数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专业核心、基础必修课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方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





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集中实践环节课主要含必修课程的课程设计及为期12周的毕业设计和3周的企业工程实践等课程。课程门次、学分和课时分布如下:


多元/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选修课、创新实践、集中实践环节课程。

专业选修课共包含26门课程,其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个方向公共选修课为15门,共50.5学分,具体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技文献检索、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分析与测试、计算机专业英语、数据科学与Python语言、Java程序设计、数学建模与MATLAB语言、分布式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网络程序设计、信息安全概论。大数据方向包括: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在交通医疗及互联网中的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方法,6门方向选修课,共16学分。人工智能方向包括:数字图像处理、三维图形程序设计、模式识别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深度学习、机器学习,7门方向选修课,共18学分。创新实践课程为4周的社会实践课、集中实践环节课程主要包括JAVA语言课程设计。

4.创新创业教育

1)开设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课程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开设1门计算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实施计划,改变目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兴趣驱动和自主实验,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开设1门社会实践课程,聘请海内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校友进行讲座,传授创业经验,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创业课程为商业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的跨学科课程,弥补工科生商业和管理知识的欠缺,培养学生对技术和市场的敏锐度。课程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组建小组团队,根据产业界需求、教师建议或自己的创新想法,共同进行产品或技术创新,充分锻炼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工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2)开展大学生创新和创业项目

以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平台,提高学生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实践项目的能力和素养,缩小学校培养与企业所需之间的鸿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与校外企业开展一系列创业项目,使学生实际了解一个项目的市场调查、启动、分析、设计、编码以及测试完整的项目运作经验,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锻炼机会。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该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本年度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校级14项。

2)青岛大学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该项目是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有力补充,对学生的覆盖面更广。该项目在强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自主组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课题,提高了学生跨学科、跨方向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15个。

3)举办和参加科技竞赛

为展现现代高校大学生软件设计和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加强驻青高校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的联系,拟每年举办一届青岛市创新杯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分设两大主题:移动互联网类应用和传统PC端基于B/S架构方面常用软件的开发、算法设计相关的程序的编写,鼓励学生参加Kaggle、阿里云天池、数据城堡等国际知名赛事,考察学生一个完整项目开发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尤其是算法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在给定的时间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类相关科技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开设科技竞赛训练课。针对不同创新科技比赛,对不同专业知识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学生基础的C语言、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训练课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如计算机程序编程、设计规划、论文撰写、案例分析、 实战训练等模块,竞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部分课程模块重点训练。训练课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主讲,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对竞赛学生的应战能力进行统一培养与集训。

2)整合资源,举办历届优秀作品展览。收集历届大赛评出的优秀作品,妥善保管专家相关评审结果,以备随时查询。对于优秀的作品,进行公开展览,以提高竞赛的知名度,鼓励学生及教师参与其中。同时建立资源库还有助于总结之前竞赛的经验和不足。

4)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

采取如下建设举措,每年组织3-4支团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达到100%

1)组织学生深入各公司和企业,考察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实际应用中的实现和特点,学习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询问并收集各单位、行业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需求,总结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尝试给予解决和满足。

2)组织学生到中小学,了解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前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适当的辅助完成部分教学任务。

三、培养条件

1.师资队伍

本专业的基本师资情况如表1所示,现有教师31人,其中,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1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青岛大学师德标兵1人,校年度教学十佳2人、校优秀教师3人、校最美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占22.6%,副高级占35.5%,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1 师资队伍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

合计

35周岁以下

36-45

46-55

56以上

博士学位教师

硕士学位教师

比例

正高级

7

1

1

3

2

7

0

22.6%

副高级

11

2

8

1

0

11

0

35.5%

中级

13

11

2

0

0

13

0

41.9%

总计

31

14

11

4

2

31

0

 

2.实践实训条件

通过升级、改造和建设校内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基地等方式促进教学与科研条件改善。合理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体系,重点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平台,构建起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的实验实训体系。使得所建设的硬件资源更有效地服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同时,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1)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的建设

针对学生在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过程中的长时、不定时需求,建设软件类公共实验室,主要开展软件自主设计性实验和软件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类实验。在实验室中配置软件开发网络环境和实验教学软件,配备专门管理维护人员,为学生提供长期开放服务。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能够容纳6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

2)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的建设

针对硬件类相关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操作难度大、操作次数多、设备多样、实验耗材多等特点,建设计算机硬件公共实验室,主要开展硬件理论验证类实验和硬件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类实验。实验室配备新型实验箱、实验操作器材、实验检测设备、具备特殊接口支持的计算机、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的展示面板等设施,为学生的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实验结果检测等各环节提供服务。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配备60套实验工具和器材,能够同时容纳60名学生。

3)创新班实验室的建设

基于创新班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性研究项目、产品研发为驱动建设,建设以小班化、个性化为特点的创新班实验室。创新班实验室面积60平方米,容纳30名学生同时开展创新型实验,配备创新实验所需设备,支持开展创新实验。

4)计算机专业方向实验室的建设

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为支撑图像科学及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准、专业化的实验室,开展以理论验证类实验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类实验为基础、以科学研究类实验为重点的实验项目。各专业实验室配备相关专业课程特需实验设备,为专业实验课程的开展提供支持。计算机专业方向实验室室内面积约60平方米,容纳30名学生同时开展实验。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措施一. 合作创新平台建设

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2个。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提供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力争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咨询研究机构。与行业部门(协会)、龙头企业共建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产业发展研究和咨询,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措施二. 科研促进教学

在将科研成果和教师队伍通过政产学研平台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加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发展。

1.举办学术讲座。每年安排学术讲座10场,邀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专家对某个前沿课题进行专题学术讲座,促使师生了解所在专业或相关研究领域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开阔老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师生探求未知的兴趣。

2.科研成果融入课程。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承担的各类纵向和横向课题所取得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课程,每年开设1专业科研专题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程建设,丰富学生专业知识。

3.科研成果(资源)转化。组织承担各类课题的老师,将其所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项目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开设1个创新型实验。

4.科研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每年培育青年教师科研项目3项,鼓励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以此来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措施三. 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

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提升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高校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来促进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教师水平,促进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1.引导、激励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以项目带动学习。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要吸引接纳2-3名优秀本科生参与项目的研发活动,优先考虑创新班的学生;每个项目负责人要兼任2-3名本科生学术导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来源于科研项目的数量。

2.设立学生科研基金,资助奖励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科研立项和专利申请。制定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设立为学生科研基金,创新班没有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都要在老师指导下申请或参与1项科研项目。

五、培养质量

1.就业率与考研率

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与考研率如表2所示。

2.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与考研率

届别

毕业生人数

就业率

考研人数

考研率

2017

62

92.31%

14

22.58%

2018

83

91.58%

13

21.66%

2019

59

92.00%

14

23.70%

2020

96

91.56%

29

30.21%

2021

112

94.64%

67

59.82%

2.创新项目立项

本年度,本专业申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15项,其中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14项。

3.竞赛获奖

本专业学生参加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获省级一等奖32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38项。参加第六届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获得二等奖3项,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计算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参加“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1.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近五年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较高、专业的相关性较好,社会与企业认可度较高。从毕业生反馈来看,本专业毕业生对自身现状的满意程度、对母校的整体满意程度、就业稳定性以及职业发展连续性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对核心课程的满度情况良好。从用人单位反馈来看,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思想表现、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认可度高,评价较好。

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虽然高涨,但是付诸行动者实为少数。自主创业人数较少,占毕业生总数比例不大。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 而作为近似完全理性人的风险投资公司当然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因此,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咨询、零售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

2.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在校期间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创新创业项目,如果在期间取得不错的效果,那么鼓励其在毕业后进行创业。另外通过报告会和座谈会方式来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体系,在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进第一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加大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特别是注意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的培育,提升学生管理和教育人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与水平。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能力,还要能够对特定行业需求具备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合作共赢、独立钻研的观念和能力。

注重信息领域新技术的教学和引导。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需在课堂中及时引入新知识和技术。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1.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析专业教学改革、硬件建设及软件建设的现状,结合专业发展,尚有如下不足:

1)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尚需继续推进,没有形成系统化教育模式,创新创业的实践条件。

2)本专业教育教学的国际化程度偏低,合作学校偏少,双语课程的开设质量有待提高。

3)本专业教材建设成效有限,缺少自主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专业教材。

4)在高层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和教学成果奖评审方面有待提高。

2.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体整改的措施包括:

1)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继续强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完善和提升实验室条件,扩大创新创业中心、实践实训中心的功能,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2)拓宽合作办学渠道,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提升教育教学的国际化程度。

3)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集中资源进行一流课程建设,发挥示范和推动效应,鼓励教师根据课程体系编写相应的教材,力争推出体系化、系统化的高质量教材。

4)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争取在高层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和教学成果奖评审方面实现较大突破。

 

专业二:软件工程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 培养目标

青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基本工程素养,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实现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软件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毕业生通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成长为生产、科研与工程设计岗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达到以下能力:

(1)具备合格的从事软件工程及其相关行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2)能够独立从事软件工程及其相关行业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3)能在所从事行业的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领导者或重要角色;

(4)能够通过有效的学习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紧跟国内外相关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

(5)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2.培养规格

根据工程教育学生出口能力的要求,面向软件工程的前沿领域,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具有基础厚、专业强、口径宽、素质高的特点;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系统化思维方式,掌握计算机系统、网络及软件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获得软件设计方法、开发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注重提高人文科学、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素质等修养,使学生能够成为软件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胜任大中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和管理的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和设计师的专业人才,并具有成为复合型、创新型精英人才的潜质。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将达到如下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计算科学原理并采用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分析与建模、测试与验证、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工具等,能够理解其局限性并适当改进。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软件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软件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能力

1.专业基本情况

青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是在青岛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基础上发展调整的专业,该专业是山东省最早的计算机类的专业。该专业于2002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招收“软件工程”方向的本科生,2004年增设“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同年“软件工程”专业单独招生。2012年青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获准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6年,以软件工程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重点立项建设,建设期5年,建设经费预期共计2000万元。2019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承担大数据人才培养任务,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目前,青岛大学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学制四年。专业支撑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学科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吗,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

2.在校生规模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软件工程(创新班)共有四届在校生,共1218人。各专业在校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专业

2018级

2019级

2020级

2021级

总数

软件工程

69

134

162

383(大类)

365(不计大类)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

304

119

116

121

660

软件工程(创新班)

28

32

30

30

120

软件工程(3+2)

-

-

35

38

73

3. 课程体系

新生第一学年按大类进行招生统一培养,待一年以后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不同专业。新培养体系中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大类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实践/多元课七个模块,确保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以及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人文社科、法律法规和责任道德的素质修养。

4. 创新创业教育

本专业建立了和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校内外学科竞赛及社会实践等系列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课题组把课堂内容结合到大赛、大创项目,使得学生广泛参与“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山东省ACM大学生程序竞赛”、“ACM/ICPC区域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天梯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获得国家一等奖6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0项。省级奖项173项。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比例逐年升高至70%。

开设创新与创业课程,注重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大学生进行知识创业,培养创新创业能力。2016至20年,共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2项,学生创业团队在挑战杯和互联网+比赛中获得银奖。

三、培养条件

1.师资队伍

软件工程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高鹏翔教授为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于忠清教授现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专委会副主任,青岛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得了多项省市科技成果奖励,承担科技部863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个项目,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师中现有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工程教师1人。李劲华教授为山东省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年龄分布呈梭型,总体分布良好。老年教师略多,但富有教学与实践经验,掌握新技术、了解学生动态的能力较中青年教师略低;青年教师人数略少,其掌握新知识、精力充沛、和学生几乎无代沟,但缺少教学经验,多数人还缺乏实践。中年教师人数偏少。特别是,有三人具有大企业工作经历,对软件工程专业极其宝贵。

职称:教授4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3人,助理教授13人,工程师1人,金字塔型,结构基本良好,具有发展潜力。

学历:博硕本923:1,其中4人具有外海博士学位、人海外高访,为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认知具有帮助。

性别:女、男17:16,结构良好,利于本科教学工作开展

专业:软件工程4人、计算机科学与应用23、其它5,结构基本良好,略有不足的是软件工程专业毕业教师比略低。

 

2.教学及团队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近年来在教学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其中两门课程《软件构造》、《数据结构》被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宾晟等3人获评青岛大学“教学十佳”,赵宁等5人获评青岛大学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软件工程作为一级学科以来,围绕如何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学生为中心,在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同时,通过学习、研究和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教师团队。

学习软件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国内外院校、特别是37所国家示范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促进本系软件工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课程负责人制,课程组成员讨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其难点等。

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包括省级、校级本科、研究生的软件工程相关的教学研究。例如,校级重点教研项目“计算机学科软件课程群协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确定了整个学科的软件核心课程,成为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同时确定了跨专业、辅修专业、第二专业的软件基本课程。

教师成长。在学校层面的入职教育基础上,对新人新课建立试讲,系主任听课、同行听课及教学效果讨论。

短期培训、长期访学。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面向实践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打造专业性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目前,已与IBM、甲骨文、浪潮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达成实训、实习协议,并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实训、实习基地28个。积极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培养思路,安排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于第6学期赴青软实训江苏实训基地进行为期4周的实训、实践课程。

 

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企业(部分)

 

合作企业

 

合作企业

1

青岛软件园

10

济南NEC有限公司

2

海尔集团

11

苏州软件园

3

青岛鹏海软件有限公司

12

无锡软件园

4

海信集团

13

海辉集团

5

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4

文思创新

6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5

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

7

青岛创迹软件有限公司

16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

优创(青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17

国际商用机器(中国)(IBM

9

浪潮软件有限公司

18

甲骨文OAEC人才产业基地

 

4.教学条件与利用

学校、学院统一资源共享,没有独立资源。主要利用开源资源,一方面接近实际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变化、给教师的准备、实施造成困难。

具有特色的教学手段:

将培养学生参加全国竞赛的系统、题库、甚至方法应用于教学。包括PAT系统、OJ系统,ACM和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的题库,其它高校(如浙江大学)的部分网络课程、MOOC课程。

持续改进措施1:建立软件实验平台,推进软件工程开发工具的应用,实现专业教学目标,比如软件分析、设计、建模、测试、验证、监控的专用工具。选用国家级教材,并使用专业工具实现原理和用。

例1:数据库及其工具,引入专业正版的大型数据库。

例2:引入UML建模、分析与验证工具。

例3:引入软件测试工具,加大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

持续改进措施2:建立软件教学平台,实现行业需求、毕业要求以及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并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优化作业收发、批改、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质量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使用的实验室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名称

面积

房间

机位

桌椅布局

实验课程

计算机系统实验室

60 m2

慎行楼309

40

纵排,

10/*4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课程实验,及其专业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60 m2

睿思楼320

48

纵排,

12/*4

《计算机网络原理》、《WEB开发基础》、《Java企业级开发》和《移动开发》等课程实验,及其专业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实验室

60 m2

慎行楼303

36

分组,

6/*6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综合设计》等综合管理实践类课程实验。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构造》、《软件测试》等课程实验,及其专业课程设计。

大数据分析实验室

60 m2

慎行楼306

36

分组,

6/*6

《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库原理》等课程实验,及其专业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方法实验室

60 m2

慎行楼308

48

纵排,

12/*4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实验,及其专业课程设计。

软件开发实验室

60 m2

慎行楼302

48

纵排,

12/*4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实验,及其专业课程设计。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1、培养机制

教学过程严格依照工程教育学生出口能力(OBE)的要求,以学生需求、行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与课程),按照毕业要求指标点执行教学过程,检查分析教学方案与教学过程、改进并继续执行,将毕业要求评估结果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并持续改进。

积极引入PDCA的质量管理过程,在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控制教学质量:

(1)备课与说课:在把握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精研教材的基础上,每位老师进行精心备课,并定期在本专业内开展说课。其中,平台课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和说课。

(2)实践教学:计划-实施-答疑-报告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准备实践教学教案、案例和实施步骤。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为学生安排实践任务,讲解实验步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回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汇报实践过程、结果。

(3)教学研讨

专业例会:一般每周四下午举行一次专业例会,分析本周教学进展、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交流教学经验。

团队研讨:每个教学团队定期进行教学研讨,研究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讲课比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学院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大赛等,并邀请老教师进行悉心指导。

校外交流:鼓励并支持教师到校外参加教学研讨会、师资培训班、网络公开课和专业技术进修班。

(4)过程监控

严格按照青岛大学的规定,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

监控/管理制度名称

监控效果

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规定

每年教授100%给本科生上课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导航制度

新入职教师培训率100%

教学督导组工作规定

教学督导每学期完成40学时听课量

学生评教制度

任课教师被评价率100%

本科创新项目管理机制

每年约30%的高年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或科研项目

教研活动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试卷等,规范建档制度

资料建档率100%

管理人员听课制度

系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10

班主任制度

每个班级至少1名班主任/学业导师,定期反馈教与学得情况  

考试管理制度

规范了出卷、监考、批卷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措施

规范了选题、指导、答辩过程

学生评价方法和教师教学评价与激励制度

 

(5)专业研究及其教学改革

学习软件工程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参加有关教学会议:

学习IEEE/ACM SWBOK3.0的教学指导方案。

全国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高峰论坛、实践会议等,加强、加深、拓广了对学科、专业及其教学规律的认识。

关注和学习全国软件示范学院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改革和实践。

关注和学习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计算机学院在软件工程教学方面的尝试。

根据最新的IEEE ACM,计算科学(computing science)分为5个专业,它们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以软件工程的定义及SWBOK为基础,逐步改进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尝试办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6)产学研促进教学

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注重及时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师科研教研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授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设置以及毕业论文题目的设置,突出基于已有的科研和教研项目进行设置的。其中,11门专业课程设置的课题支撑比达到85%,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课题支撑比约为85%,毕业论文题目设置的课题支撑比也达到80%以上,优秀论文的课题支撑比例高达100%

大力支持教师从事科研和教研工作,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包括: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共有超过20个项目入选;开设新的课程MOOC课程,选课人数超过5万人;编写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教师以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优秀学生可以从高年级开始,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

2、深化校企合作

软件工程专业不断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近年来负责了多个校企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方案与日常教学管理,包括青岛大学与印度NIIT合作建设“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并总结出办学特色。

(1)培养模式

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采用校企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办学。四年教育包含课堂教学和不少于一年的企业实践。学生前6个学期在青岛大学系统学习融合NIIT课程体系的专业课程,第7学期在NIIT培训基地参加仿真环境下的企业实训,第8学期进入国内外知名IT企业实习,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的重要转变。

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螺旋式能力培养模式,即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及课程实训后,在学期末进行学期实训。每学期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及专业理论水平的递增,学期实训的实际项目难度也随之递增。在完成企业实训后,最后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从而循序渐进的实现了对软件工程师应具有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管理与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实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培养特色

融合学历教育与技术认证。共建专业学生达到联合培养方案的要求并通过NIIT在线认证考试,可同时获得青岛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在全球获得广泛认可的NIIT软件工程师(DNIIT)国际认证证书。

引进国际前沿课程体系。引进NIIT最前沿的课程体系,软件服务外包培训教材、教学大纲、课件、案例等全部由NIIT总部统一提供,并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动态更新。一是确保教材内容先进。NIIT依据对世界工商界著名公司进行的调查,按照IT市场在未来2-3年对IT人员的技术和素质要求编制教材,平均每18个月更新一次教材,从而确保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二是课程针对性强。NIIT课程面向工业界、商业界需求,以一个软件工厂为模型、依据实际工作环境来设计,为学生学习和实训提供了仿真环境,克服了大学教育与IT一线严重脱节的缺陷。与微软、思科等认证相比,NIIT侧重对人的培训,而非针对产品的认证。

突出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NIIT培训工程师由直接从印度总部派遣的印籍专家、具有丰富项目开发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至少拥有3年以上大型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经验)担任,采用“基于榜样教学法(MCLA教学法)”进行授课,课程体系设有课程设计、仿真实训、企业实习等大量实践环节。第七学期在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加入企业具体项目的开发和提高学生工作学习能力的措施,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场、达到与岗位要求无缝对接的目标。第八学期进入与NIIT结成战略培训合作联盟的浪潮世科、软通动力、NTTDATA、日本BASE、中科惠软等众多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实习,内容包括Java、C++、.Net、ORACLE、iOS、Android、软件测试等软件技术的应用。

突出国际视野与职业素养培养。邀请NIIT总裁、NIIT全球CEO、微软与SAP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管、专家定期举办职业规划、技术前沿、创新创业讲座,在第七学期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赴印度NIIT总部学习、培训,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职业竞争力奠定基础。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辅以软技能(职业素养、面试技巧等)培训,帮助获取职业资格、提高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由程序员向卓越工程师的提升。

五、培养质量

近几年来,本专业的考研率逐年升高。近两年来,所有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中,有80%以上被“985”高校、“211”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录取,考研质量较高,为成为科研领域的“精英”人才打下了基础。

 







 

 

 

2021年,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服务外包)、软件工程创新班、软件工程3+2各专业考研人数分别为46人、83人、15人、7人,其比例如下图所示。其中考入中国海洋大学11人、浙江大学8人、山东大学5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人。

 

 

 

 

 

 

 

 

 

 

 

本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就业率保持在93%左右,近几年来,就业质量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知名企业,部分进入企业的研发部门,为成为企业的技术“精英”创造了条件。

 

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评价是: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合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知识面宽,实践与创新能力强,能适应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提高的需要。

近年来,学生、家长以及相关行业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认可度逐年提高。近年高考中,青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报考录取比例接近200%,是青岛大学报考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学生就读软件工程专业的意愿非常强烈。同时,在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的录取中,投档线比本科录取线高60分,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良好的就业前景,逐年提高的报考热情,促进本科教学的稳步前进。以教育质量保声誉,以教育质量促发展,本专业学生夯实基础,磨炼技能,必然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五、毕业生就业创业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青岛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软件学科及产业的发展趋势,利用企业在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订并不断调整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实施方案。改革传统大学僵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按照不断变化的世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标准,将“世界一流”、“世界级”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大学的教育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师后备人才。同时,把先进的企业质量管理理念、流程和方法融入到高等教育,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坚持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以树德立人为方向,优化大学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深度结合企业重实践、重工程的技术特点,实施“2.50.5+1”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软件工程师的人才教育模式: 2.5年(1-5学期)时间在校完成学科基础、人文教育和企业文化,加强实践课程;0.5年(第6学期)主要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由学校教师承担,实验课、课程设计和技能型课程由企业教师承担;1年(7-8学期)在企业实训和毕业设计,学习职业技能及企业工作方式。

七、专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1.专业发展趋势

自计算机学教育体系IEEE/ACM CC 2011发布以来,以软件的开发、测试、维护技术及软件管理与服务为基本内容的软件工程一直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专业知识域。我国从2011年起把软件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离出来,之后全国各个高校都加快了该学科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软件工程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计算、移动计算等密切相关,所有信息技术的应用都需要通过程序/app(软件)来实现。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0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2002年颁布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2005)》,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极大地调动了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性。10年之后,国务院又颁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文件),再次凸显了软件产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2.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总体方针是以学科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加强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理解和研究软件工程的专业特点、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发国家急需、具有地方特色的软件及应用方向模块(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计算、物联网)。

借助专业认证加强专业建设。按照计算机学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标准及计算机类专业补充标准)》加强和规范专业建设,争取尽早参加专业认证。

开展人才培养满意度研究,建立毕业生信息库:毕业率、就业率(就业单元)、考研率(进修机构)、年收入、3年后年收入、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支持教师从事科研和教研工作,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继续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教学会议,国内外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参观学习标杆学校的专业建设。

有计划、有组织地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包括MOOCSPOC等,加强工程实践和案例教学。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1.存在的问题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需要加大。目前人才引进的层次仅限于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特别的,熟悉软件工程专业或者在大型软件企业内有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需要加大。

教学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十四五”期间,入选山东省、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的数量整体偏少,获教学研究成果奖励的等级偏低、数量偏少。软件工程专业所属科研成果偏少。

2.改进措施

1)加大人才引进,尤其是富有软件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以及科研领域的带头人。培养教师团队与科研梯队,形成教学、科研的合力,加快教研、科研发展。

2)完善培养模式。采用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按照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建设,凝炼专业核心课程,体现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课程数量,丰富课程资源,增设双语课程和网络课程,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充足空间。

3)改革教学方式。以工程教育的培养要求为标准,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推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导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尝试在高年级课堂导入以学生为主的轮讲方式。

4)加强学科竞赛工作。加强学科竞赛的指导工作,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传统竞赛领域继续取得好成绩,在 ACM 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上下功夫,努力取得新成绩。

 

专业三:信息安全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包括网

络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理论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信

息安全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终身学习

能力的信息安全专业高素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从事信息安全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设

计、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

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分解为:

目标1:拥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信息科学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

目标2:系统掌握包括网络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理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信息安全相关领域独立从事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

目标3:具有信息安全领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信息安全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

目标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1)   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各类知识用于解决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抽象分析、识别、建模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与开发方案:能够针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模块或算法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信息安全领域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软硬件以及系统资源、现代工程研发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信息安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信息安全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公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与团队:具有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与知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能力(专业基本情况、在校生规模、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等)

青岛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于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是山东省属高校首个信息安全专业。2015年,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20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于2011年开始连续招生,最早的毕业生毕业年份为2015年,目前每年招生规模为60人。本专业所在的计算机大类招生面向全国12个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均高于该省重点本科线40-60分,近三年专业分流一志愿报名率100%,毕业生就业率100%,考研率近三年平均超过50%。

专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学生参加实际创新活动获得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作品赛三等奖、技能赛三等奖,获得中国计算机大赛网络挑战赛全国三等奖、华东赛区二等奖,获得山东省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二等奖、等奖。

本专业教育教学遵循基于“学习产出”(OBE)的教育理念,结合信息安全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青岛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设计符合社会需求和本校办学定位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采用生源吸引、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式全面育人,通过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本专业与国内多家知名信息安全企业达成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专业共建合作协议,与国内多家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三、培养条件

2020年与360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专业,成立青岛大学-360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2021年与中瑞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青岛大学-中瑞车联网安全联合实验室。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为90%,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老师占比多约为90%。多人入选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计划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人才计划、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获评青岛大学“师德标兵”、“年度教学十佳”。近五年承担国家、省等各项自然基金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0多篇。信息安全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密码学与应用、网络与系统安全。

通过升级、改造和建设校内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基地等方式促进教学与科研条件改善。合理建设信息安全专业的实践体系,重点建设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平台,构建起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的实验实训体系。使得所建设的硬件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同时,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启动了信息安全专业课程MOOC化工作,其中《信息安全导论》课程已经上线运行4个学期,并获评山东省“一流课程”,其他课程也在准备录制过程中。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科研促进教学。信息安全专业教师队伍科研成果数量多、质量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比如数据安全领域引入了多项科研项目研发任务作为学生课程作业。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术报告解析等环节,让学生结合本专业,拓展知识面,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应用。通过邀请学术报告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通过老师指导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方式,让本科学生融入的科研团队中,一方面锻炼时间能力,另一方面为后续学习提供准备,挖掘学生研究学习潜能。信息安全专业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要吸引接纳3名优秀本科生参与项目的研发活动。已经有多名本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提升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高校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来促进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教师水平,促进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开设1门信息安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实施计划,改变目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兴趣驱动和自主实验,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五、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就业单位满意率、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等)

2021年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考研率51%,就业率100%(包含考研),就业专业对口率超过80%,其中包含考研学生继续攻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或者计算机专业的信息安全方向的硕士学位。毕业生在信息安全类企业就业的薪资水平高于其他专业的平均水平,而且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核心部门或核心岗位,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较高。部分信息安全公司在聘用了我校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后,主动联系学校要求招聘下一级的在校生实习就业。

学生就读期间对信息安全专业满意率高,2021年进行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中,信息安全专业一志愿率100%。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认可度高、学习动力十足。在校生创新实践学习表现活跃,参加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在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中多名信息安全专业同学获得国家三等奖、华东赛区二、三等奖。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信息安全专业同学获得国际二等奖。在第届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总决赛中信息安全专业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另外有多名同学应邀参加了围绕国家级信息安全重要保障活动的实践学习锻炼。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毕业生毕业有可以在各种信息安全产品开发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公司、其它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职业规划为:信息安全服务工程师、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工程师、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师、硬件安全工程师、信息安全相关科学研究人员。

近几年就业单位有:腾讯、百度、阿里、华为、诺基亚、滴滴、国家安全局、联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农业银行、山东航空等单位。

近两年典型毕业生的就业及考研有:刘存展—北京大学研究生;田石磊—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程云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王纪宝、路宏琳、张泰曜、贾广琛--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生;张丽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牛晓琳、徐子恒—东南大学研究生;王丽萍、魏新蕾、杨晓强--山东大学研究生;丁兆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苏东起--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陈泉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需要的信息安全人才持续增长。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网络安全是人类面临挑战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之一,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发挥着保护网络环境的关键作用,相关的政策文件也促进了专业研究的跨度。

网络安全人才招聘需求不断上升,近一半网络安全岗位招聘对工作经验没任何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才市场上有经验的相关人才非常稀缺,企业只能放低要求来填补岗位空缺。信息安全专业技能更注重实践操作,其对企业整体网络系统、硬件设施的维护至关重要,因此招聘单位更注重管理维护经验,从该角度来看对应届生的接受度较低;另一方面,基础信息安全技术、常见安全产品和主流编程语言,甚至自身的交流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能成为应届毕业生进入信息安全领域的敲门砖,从而为进入领域工作积累经验提供极大可能性。

信息安全工程师为主要岗位名称,其次是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技能要求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信息安全技术,编程能力,安全工具,网络安全产品,第三方漏洞平台,操作系统及网络设备,资格认证,其他能力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行业规范,渗透测试整个流程,SQL 注入和 XSS 原理、DDOS 攻击,以及系统安全设置内容等的熟悉与掌握。漏洞扫描和检测,网络安全技术。攻击和检测程序,恶意代码的监测和分析也需要掌握主流脚本语言。安全工具的使用可为信息安全基础工作和深化改进提供平台,网络安全产品是进行维护的便捷工具,对安全工具及产品要求能进行安装、调试、优化是企业对该专业的基础需求。第三方漏洞平台了解也是企业常见需求。维护工作和操作系统相互依赖,系统差异导致漏洞和风险差异,网路设备用户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单位内设备互联的关键设施,网络协议与设备一脉相承,因此还对信息安全专业的操作系统及网络设备、协议知识有较高要求。除专业技能之外,优先考虑项包括资格认证和其他综合能力,信息系统安全资格认证、Cisco 系列认证、数据库认证等均为求职时的加分项。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事件频发,网络罪犯造成的经济损失快速增多,损失量位居全球第一。2018年全球网络信息安全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1269.8亿美元,同比增长8.50%,增速较2017年上涨了1.3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三年,全球网络信息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长,至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美元。未来三年,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国内权威咨询机构赛迪顾问发布《2020-2021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达到718.8亿元,增长率为18.2%。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整体市场增长率较2019年有所放缓。随着行业数字化建设的加快和网络安全需求的变化,安全软件产品及安全服务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安全软件产品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288.2亿元,较2019年增长18.9%,安全服务规模达89.9亿元,较2019年增长22.4%。近几年,信息安全产业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用户认可的良性循环中稳步成长,本土企业实力逐步加强。安全产品结构日益丰富,网络边界安全、内网信息安全及外网信息交换安全等领域全面发展;安全标准、安全芯片、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不断增强。2019年9月2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年营收超过20亿的网络安全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安全骨干企业,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随着“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层定调,区块链的发展和应用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创新。近年来,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持续完善优化,网络安全市场规范性逐步提升,政企客户在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稳步增章,2019年市场整体规模达到608亿元。

未来三年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3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358.3亿元。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领域的发展,都成为驱动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加速。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国的信息安全产品行业必将向国际看齐,由硬件为主转换为以服务为主,安全服务是长期发展方向,安全人才短缺是这一转折的关键原因之一,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尚看不到人才缺口得到较好弥补的可能。 新形势下,产品和服务的联动更加紧密,安全服务逐渐从配合产品的辅助角色,转变成为安全产品发挥最佳效用的必要条件。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1.引进人才数量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1)学科发展需要高层次的领头人;

(2)社会影响力大,就业形势好,报考的学生多,招生的规模大;

(3)引进国内外信息安全专业博士来入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科能力。

建议与措施:

(1)申请学校给予进人政策上的适当倾斜;

(2)进一步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和海外留学背景人员。

2.加强2个专业方向与特色课程建设

现有2个专业方向—密码学理论及应用和网络与系统安全,发展不突出,急需高水平人才。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锻炼。

建议与措施:

(1)按照学校的相关政策,合理引进相关专业方向高层次高水平人才;

(2)进一步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授课水平;

(3)加强课程群建设,对应专业方向,分析对应产业需求,开设高水平方向选修课。

(4)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等方向的设备投入,以突出特色课程群的建设。特色课程在课程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带头作用,特色课建设水平提高,直接辐射到专业方向的各门课程。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实习等实践教学仍是薄弱环节,社会资源利用偏少。

建议与措施:

(1)定期加强与企业联系,邀请技术人员定期为学生做有关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报告,加大合作与联系的力度。

(2)进一步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实习基地现场。

(3)进一步加大与山东以及青岛周边企业、行业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充分发掘能利用的社会资源、校友资源。

 

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青岛大学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 发展为核心,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双一流" 建设中求突破,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高度社会责任、科学批判思维、强烈创新精神、开阔国际视野、扎实专业知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岛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爱国进取,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和智能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与工程方法,能够从事人工智能体系架构和应用系统方面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维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通过继续深造或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成长为生产、科研与工程设计岗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其知识、能力和素质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标2.具备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和智能科学相关的知识基础,能够胜任智能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开发与应用、安全与保障等工作。

目标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参与智能系统的开发团队或关键技术的研究团队,胜任团队成员或组织管理角色。

目标4.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持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和个人综合素养。

二、培养能力(专业基本情况、在校生规模、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等)

1.专业基本情况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于2004年新增的目录外试点专业,2012年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开设该专业,并于2011年正式招生,是全国第18所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截至2018年,是山东省唯一设置该专业的高校,2020年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专业评为A类,获评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经学校调整合并至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在校生规模

本专业从2011招生以来,平均年招生约60人,目前在校生162人。近三年的招生规模为2021级(大类招生,未分专业)、202077人、201940人、201845人。

3.课程体系

2017年学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修改,新生第一学年按大类进行招生统一培养,待一年以后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不同专业。新培养体系中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大类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实践/多元课七个模块,确保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人文社科、法律法规和责任道德的素质修养。

2021年启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以专业工程认证为切入点,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需要与学生多样化发展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主动适应创新发展需要,夯实基础,强化专业,提升素质,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4.创新创业教育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继续坚持“赛场市场一体化”的创新道路,贯彻实施“四维驱动”机制,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政策制度驱动、创新创业赛事驱动、专业创新实验室驱动、科技项目转化驱动”,全力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且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了我院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

驱动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指导教师体系,搭建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政策制度平台。

驱动二: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形成了大学生科技项目驱动、学科竞赛检验、师生广泛参与的局面,搭建起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参赛平台。

驱动三:依托学院现有大数据中心、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室等现有实验设备和场所,搭建起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创新实验室平台。

驱动四:积极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渠道,坚持走赛场市场一体化道路,以服务创新构建科技项目转化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

目前,本专业学生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数一百多项、省级6项、国家级3项,本年度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8项。

三、培养条件(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建设、 实习基地、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

1.教学经费投入

学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3年,本专业积极争取各级资金的支持,先后投资三百余万元,建立完善实践教学设施。本年度安排4人次参加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师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8人次参加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研讨会、人工智能教育大会、计算机教育大会、软件教育大会,紧跟全国智能教育的步伐。

2.教学设备

智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智能机器人、数字模拟电子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嵌入式及电子实训室、自控原理、学生自主创新等6个实验室。目前拥有了模块智能机器人实验平台,足球比赛机器人、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自控原理、信号系统、智能传感技术、ARM实验箱、嵌入式开发板等先进的实验设施,从台套数的配置方面,可以满足单班次35人同时开设实验课的需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另外,本年度更新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箱,完善智能创新实验室,为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实验实训条件。

3.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拥有一支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7名,其中特聘教授4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外籍博士1人、海归博士3人、海外访学博士5人、硕博研究生导师20人,且均具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及相关方向的行业或科研经历。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师德标兵1人、教学十佳2人、教育先锋2人,教学能手5人。3人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3人为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13人主持省部级教研项目。

4.实习基地

建有企校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海尔软件公司、海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与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共建STC高性能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为培养学生控制系统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在夏季学期中,通过与极视角、腾讯、思科、青软等前沿科技公司的合作培养,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

5.信息化建设

通过大力推进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实现具有“以学为中心”的特色新型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玩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数学电路与逻辑设计》、《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 六门慕课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平台上线,累计选课超过12万人,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合作办学、 教学管理等)

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围绕学校“一二三四五”(一就是立德树人为根本,二是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为支撑,三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为保障,四是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四温”教育为方法,五是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五成”教育为目标)协同育人培养体系,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提升学生的产业思维和实践能力。与鹏海软件、檬豆科技、极视角等企业共建“智能+”创新生态。

具体合作形式包括: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校内校外两类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

2)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促进人才流动共享,鼓励、引导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际工作, 接触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更新和应用理论知识,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学院聘请企业中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兼任专业课教师, 参与实习实训指导,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加强教育培训合作。

3)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以骨干教师和产业界合作伙伴中的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产学研合作要求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整体设计,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支持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

2.合作办学

在现阶段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首要任务是合作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就人才培养而言,产学研合作主要是解决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三大难题,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014年与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建立STC高性能单片机联合实验室,2015年与上海海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网络课堂,2019年与青软实训共建在线实训平台,2020年与极视角平台联合计算机视觉领域创新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3.教学管理

本专业在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的框架下,除原有的专职督导组听课制度之外,采取教学委员会为主体的同行评议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一般评价不同,同行评议是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与指导,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在客观上是同一专业领域内工作的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具有较强的共通性,评价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效性,也可以保证质量监控的权威性和信息反馈的畅通性。

五、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就业单位满意率、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等)

1.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已有七届毕业生。经过师生良好的配合和不断努力,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共372人,其中前往哈工大、浙大、山大、中科大、武大、华南理工、海大等读研101人;本专业当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就业公司有:软件开发公司、网络技术公司、信息科技公司、图文设计公司、电子产品公司、测控设备有限公司、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由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迅速,制造业及信息行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我专业的人才需求十分强劲,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量巨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大赛,并且获得很好名次,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扩大了该专业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该专业毕业生适应面宽,就业面广,就业形势良好,是地方经济发展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2.就业单位满意率

通过发放问卷、电话回访、到用人单位走访等多种渠道。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诚信、职业操守、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综合素质认同度较高,优秀率均在87%以上。对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等有更高的期待。

第三方机构北京新锦成科技有限公司对近3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每年针对就业率、薪资等采用量化指标,团队合作、沟通、职业道德等非技术性指标采用调查、评分表分析法。结果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薪职曲线呈上升态势。

3.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得到了公众、媒体关注和肯定,一志愿报考率持续居于高位, 在青岛大学本科志愿录取分数排名中位列工科专业(群)第一名。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创业情况、釆取的措施、典型案例等)

受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长、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学院定期邀请企业、机关等到学校围绕企业文化、用人环境、岗位发展空间等内容进行宣讲,让学生在听讲中了解用人单位情况,获取就业信息,缩短上岗适应期,给用人单位、毕业生搭建有效沟通的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和机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由学生自主研发的四旋翼飞行器已进入批量试产阶段。为实现创业促就业倍增效应,利用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2012级毕业生张廷鹏毕业后依托在校期间研究内容成立了成都大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继续从事数据手套智能控制、LeapMotion控制开发、伺服电机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要特征,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数字经济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战略,积极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因而,对智能科学技术等专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且更为迫切。

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指明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经过几年的努力,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制定了可行的培养方案,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良好,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了较为理想的去向,但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持续完善不断改进,争取早日通过工程认证。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尽管本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它高水平高校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通过专职或柔性的形式引入由院士担任的战略科学家,把控专业发展方向,同时,引进或培育国家级人才、学术骨干、博士、博士后组成的学科团队,推动学科高水平发展。

2.加大资源配置力度

投入200万元,加强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的人工智能教学和实验平台。每年资助12名教师去海外进修,师资硕、博比例达到95%以上,海外经历教师达到60%以上。继续激励教师参加科究、教研会议和专业培训,多渠道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获批 1个省级教学团队或培养1名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落实四个融合一流本科建设机制持续优化理论基础、实践训练和综合创新三阶段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新时代教学理念,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自主学习、发现分析解 决问题、批判和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充分落实到教学各个阶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版权所有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copyright 2019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Qingdao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