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主页 加入收藏 旧版回顾

2020年本科招生简介

上传时间 :2020-03-06    浏览次数 :    编辑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前身是1998年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软件技术研究所合并组建的信息工程学院。1986年开始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1999年起培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2018年申报成功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一、教学机构与本科专业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3个教学系,以及实验教学中心、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群”获2018年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

二、一级学科及学位授权点

1998年获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6年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承担一体化建设任务。设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三、科研与学科平台

拥有山东省“十二五”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重点学科。与海信集团合作建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

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山东省健康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十三五”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目前,学院设有软件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视觉研究所、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泛在网络与城市计算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大数据技术研究所、遥感信息与数字地球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青岛大学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城市研究院挂靠学院发展。

四、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76人、实验教师20人,其中:教授1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博士学位教师54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含出国访学交流半年以上教师)2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青岛市教学名师1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五、科学研究

“十三五”以来(截止到201912月31日),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29项,市厅级项目14项,横向项目26项。获纵向经费992万元、横向经费771.95万元,合计1763.95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厅级奖励3项,其中:青岛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24篇,其中:SCI收录88篇,EI收录24篇,CSCD收录46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1项。出版教材6部。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

六、人才培养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精英化人才培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38人,其中本科生1011人、硕士研究生225人、博士研究生2人。毕业28届4399名全日制本科生、17届69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高层次升学。近几年,本科生考研率近30%,多名研究生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深造单位主要包括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院所及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高校。

高质量就业。本科生、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0%。就业去向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外,众多学子入职阿里、腾讯、百度、华为、朗讯、联通、携程、美团等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行业著名公司,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特色培养模式。学院组建了“图灵创新实验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矩阵、设立专用实验室、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专业课实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推行弹性学业管理等措施,落实“一制两化”(学业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培育“三重”(注重基础、注重创新、注重实践)特色,引领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全院计算机大类招录的优秀本科生设立“学生创新实验室,配备专属实验室与教学资源平台、专业辅导教师与管理教师,组建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兴趣、学业特长、学术理想、职业规划的跨专业、跨年级、跨领域的社团与团队。截至2019年,面向本科生的专用实验室5间,专用机位与配套高性能计算机160余套/台,持续建设的创新指导团队7个,覆盖全院所有专业和年级。

 

 

权威赛事获奖“十三五”以来(截止到201912月31日),学院学生在CIKM人工智能挑战赛、全国绿色计算大赛、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中国数据挖掘竞赛等权威赛事中获世界冠军1项、国家级奖励232项、省部级奖励580项。

 

六、2020年招生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20人、信息安全专业60人、物联网工程专业60人。

七、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应用开发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与持续学习能力的信息领域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离散数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方法等。

就业方向:主要到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与软件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爱国进取,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和物联网基础理论、专业技术与工程方法,能够在物联网体系架构和应用系统方面从事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维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物联网软硬件研发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分布式计算、数据库原理、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工程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主要到计算机和物联网相关企业、行业从事智能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物联网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工程实施与系统运维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包括网络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理论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信息安全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信息安全专业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库原理、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信息安全专业英语、云计算安全等。

就业方向:主要到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从事信息安全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或到政府(部队)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行业、信息产业领域的网络及信息安全部门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

 

办学理念

全心全意成就学生成长学者发展

院训

明德 求真 鼎新。

院风

和衷共济 砥砺图强

办学定位

——学院类型定位。研究型学院。目前处于从教学研究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过渡的阶段。

——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从开展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发展,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数量,拓展全职博士后培养。

——人才培养定位。立足“成人”“成才”两大基本任务,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的计算机类人才。

——科学研究定位。以山东省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市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夯实“学研产”合作平台,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

——学科发展定位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进入全国B级行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排名全省前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排名省属高校第一位。

 

版权所有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copyright 2019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Qingdao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